西山果农去哪了 30年后还能吃到西山的水果吗

自从太湖大桥通车,苏州西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农副产品的销售,网络的发达也给这些年轻一代西山人带来了无限的商机。但我要说,这些可能是短暂的幸福。

来过西山旅游的人应该都能发现一个普遍的现状,一到水果季站在马路两边摇晃着采摘牌子,询问是否要采摘水果的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们,地里干活、采茶炒茶的也都是年纪大的老人,这就是西山的现状—老龄化农民。

在西山,70后不愿干农活,80后不懂干农活,90后根本就没干农活的概念,年轻人都是在外打工,老人留守西山,继续管理着分产到户的花果产业,只有这些老人们才知道怎样种植管理这些果树,再过20年,这些老人都干不动农活了,西山的农副产品将从何而来?西山的旅游特色离开了农副产品还会有多少游客?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。

也许到那时会有一些规模化垄断化的农场出现,也会有人承包土地种植农副产品,但是我们是不是再也吃不到那份自家果树上摘下来豪吃的喜悦,再也体会不到为了把自己家农副产品销售出去而起早贪黑的经历,甚至不知道和自己的后辈怎样来叙说这些果实是如何种植出来的,我们剩下的只有回忆和惋惜。那西山这种状态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呢?让我们慢慢回忆一下。

在三十年前,当时的西山都是靠农业为生,家家户户的果树、田地都管理的井井有条,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家人一年赖以生存的口粮。1994年太湖大桥通车,西山人从此改变了以农业为生的状态,果农们觉得做农活又累又挣不到钱,还不如在外打工挣钱多,于是有点文化有点技术的西山人去了城里打工,也有些有生意头脑的把西山的农副产品带到了城里销售,做起了老板。

后来政府开发旅游业,农民的田地被征用,很多农民没有了田地,就一门心思去外地打工。再后来西山的农副产品由于没有好的销路,越来越不值钱,农民们一年辛辛苦苦的付出得到的确是少之又少的回报,更多的农民不愿意种田地,选择外出打工,(比如西山的青梅,以前的青梅是农业收入的一个大头,小时候一棵梅秧就值2元钱,小孩子们上学放学路上都会擦亮眼睛寻觅梅秧,然后去换钱,梅树上的青梅更是敲的一个都不剩,农民们高高兴兴地一担一担挑着去卖给收购的人,卖完还相互分享一下今年梅子的收入,一脸的喜悦,但是后来青梅卖不掉不值钱了,农民们开始锯掉梅树改种枇杷树和茶树,梅树就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少;又比如银杏树,那时大家都知道银杏树浑身上下都是宝,落下的叶子晒干了都能卖钱,更别说果实了,在当时谁家有几客银杏树那是很有钱的人家,但如今,银杏价格卖不出,银杏树也成了农民嫌弃的对象,要不是政府保护古树不准砍伐,估计银杏树也难逃被砍伐的结局。)

西山农副产品卖不出价格,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,导致家里的田地荒掉,果树得不到好的管理,死的死,枯的枯,最后劈劈烂当柴烧,有些农民索性以很低的价格把田地出租,年轻一代都以读书能读出去,离开西山,户口成为城镇户口为荣。

而最近的10年,西山的旅游业发展快速,游客也越来越多,农副产品的销路也慢慢有了好转,再加上学业有成的孩子们通过互联网,把西山的农副产品推向了全国甚至国外,西山的果农们又开始忙绿起来,有些农民们种起了新品种水果,现在西山的水果品种越来越多,枇杷杨梅和茶叶仍是最大的特色水果,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,但30年的时间,那些果农主力军从原来的青年变成了现在的老年,而现在70后,80后成了西山的主力军,但是有几个懂得如何种果树?有几个能吃得起那份苦,耐得起那份劳?

再过30年,我们西山人再也吃不到自己家种出来的新鲜水果了,这是多么悲哀的事。30年后的西山又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况?

更多专题: 西山果农 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