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山岛-碧螺春茶发祥地

洞庭西山岛水月坞,是名茶碧螺春的发祥地。水月茶在宋时即名闻天下,并被列为贡茶。明代陈继儒在《太平清话》中对此有所记载,“洞庭山小青山坞出茶,唐宋入贡,下有水月茶,即贡茶院也。”至于入贡的水月茶为何种类型,则未见清晰记载,仅从晚年退隐洞庭西山的南宋名臣李弥大的诗句“瓯研水月先春焙,鼎煮云林无碍泉”可知,烹水月茶需要“研”,而研末是蒸青饼茶或散茶烹煮之前的特定工序,表明水月茶应属蒸青茶。

蒸青茶盛行于唐代,以蒸青饼茶最为流行,此外还包括粗茶、散茶、末茶,此三种茶与饼茶较为类似,都是用甑蒸杀青的不发酵茶,只有原料老嫩、外形整碎和松紧的差别。中晚唐时期,饼茶制作工序有所简化,只蒸不研、研而不拍的散茶(或称“草茶”)逐渐发展起来,且蒸青饼茶改制散茶的发展在入宋以后大大加快,甚至出现了炒青茶的记载。制茶工艺的这一革命性转变在江苏茶区表现得尤为突出,特别是在福建北苑正式设置“龙焙”,专造“龙凤茶”之后,江苏茶业很快转入以生产散茶、芽茶为主的格局。所以虽然宋代皇室所需之茶仍沿袭唐代旧制,以饼茶为主,但江苏茶区却并无北苑龙焙专造龙团凤饼的束缚。所以水月茶虽做贡茶之用,但也极有可能是未经压制成饼的散茶类。

元代以后,水月禅寺多次损于战火,水月茶亦随之消逝,并由新的炒青茶品种取代。据《苏州府志》记载,“茶出吴县西山,以谷雨前为贵。唐皮(日休)、陆(龟蒙)各有茶坞诗。宋时洞庭茶尝入贡,水月院僧所制尤美,号水月茶,载《续图经记》。近时东山有一种名碧螺春最佳,俗呼吓杀人。”也即是说,宋代属蒸青饼茶或散茶类的水月茶,历经改制,至明清时期发展为我们熟知的炒青芽茶碧螺春。而西山岛水月茶的孕育之地堂里,正是名茶碧螺春的发祥地。目前,西山堂里村共有茶园2000亩,是苏州西山岛碧螺春茶的重要产区之一。

据苏州西山茶农张海龙介绍,目前西山岛上已有少量茶叶开始采摘,今天多家媒体已来到西山采访茶叶长势,第一时间给各位茶客汇报2017年最新的洞庭碧螺春长势。预计3月20日西山岛将大量采摘明前碧螺春茶叶。